八十年代以后的產品。類似百達翡麗在1941~1952年間只制造過210只的Ref1526,繼承了早期懷表Half-Instantaneous Perpetual Calendar的結構,屬于少見于市場的罕有品。一只大約制造于1944年的18K黃金款(直徑34毫米),保存狀態良好,估價700,000~1,000,000港元,沒有人接手應價是因為少人了解,還是如今人們不喜歡真正的古董呢?事實上,萬年歷手表的人氣還是很旺的,繼續以百達翡麗為例,制造于2000年的Ref.5020以獨特的靠墊外觀著稱,但在眾多使用類似機芯的不同款式中一向銷售平平,估價100,000~150,000瑞士法郎,以137,000瑞士法郎成交,也算中規中矩。有著濃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情節的買家,對于萬國Da Vinci萬年歷表會有特別的偏好,那直線式的年份顯示曾經是許多人追求的夢想之一,制造于2006年Ref.375003萬年歷計時表以7,500瑞士法郎成交(估價6,000~8,000瑞士法郎),總價至少不高。而制造于1985年的金殼金帶愛彼皇家橡樹萬年歷,估價35,000~45,000瑞士法郎,也算合理吧。當然,真正為行家追求的還是那些超級復雜萬年歷,如這只制造于2009年的百達翡麗5016P-010,組合了萬年歷與三問以及陀飛輪等功能與結構(估價400000~600,000瑞士法郎,以485,000瑞士法郎成交),還是有很多人追捧的對于萬年歷表來說,這些年來實用性越來越低,而品牌方也越來越以藝術加上極端復雜乃至創新機械結構來推廣自己最新的產品。因此,對于有著濃厚的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情節的藏家來說,買到價廉物美好東西的機會似乎是越來越多了。

軸承鐘表中的寶石軸承,首先要在表底板或者夾板橋上鉆孔,壓入中間帶有孔洞的寶石軸承,讓軸(齒輪軸、擺輪軸、發條盒軸)的末端伸入孔洞,軸頸在軸承內運轉,這種軸承被稱為滑動軸承,用來減少旋轉產生的摩擦。為了能確保運行,每根軸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有兩個軸承,一個在上方,一個在下方。不過還有一種所謂的飛行軸承,這種軸承,常常出現在擺輪、陀飛輪籠架或者發條盒部位,通常只在一側,絕大部分在下方。采用這種單邊軸承構造主要了節省局部結構的高度。這種底部單邊軸承的構造,很接近日常所見的旋轉木馬的平臺。在早期的鐘表中,軸承僅僅由簡單的鉆孔組成,軸頸在其中轉動造成嚴重磨損。因此人們開始采用其它材料來制造軸套,例如黃銅或者鋼,壓入表底板內,磨損后也便于更新。直到18世紀初期,才開始使用轉孔的天然寶石作為軸承。藍寶石和紅寶石均屬于剛玉家族,尤其適合制作寶石軸承。在短短幾年,紅寶石軸承就迅速流行,首先作為擺輪軸的軸承和頂蓋寶石,隨后用作機芯齒輪的軸。1720年前后,出現了第一塊完全裝備紅寶石軸承的鐘。直到今天,紅寶石依然用作軸承寶石,它硬度高,表面光潔利于滑動,大大降低了部件的磨損。這些寶石軸承通常被直接壓入表底板,或者在一些昂貴機芯中被安裝在黃金環內,這一部件被稱為套筒,一般用小螺絲固定套筒。有時,寶石軸承可能并不完全貼合孔洞,用套筒就更容易將其置于中心位置。不過如今零件制造精密性極高,已經不再需要這一輔助部件,黃金套筒成為了純粹的豪華裝飾部件。
除了滑動軸承,為了特定的任務,例如自動上鏈的機芯內的轉子,也會采用滾珠軸承,該部件的內部和外部環之間轉動著陶瓷或者鋼制小球,由此降低了摩擦阻力。
給大家說了這么多,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有什么問題建議您到
手表維修中心來進行維修或咨詢。